当前位置: 首页 > 南京江宁区新闻网 > 江宁谷里:“123”行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文章正文 >

江宁谷里:“123”行动助推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

时间:2023-06-19来源:南京江宁区新闻网 作者:admin

龙虎网讯(记者 李梅)为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提升优化,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谷里街道坚持靶向发力,针对全街各类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坚持党建引领、突出重点、示范先行,创新形成“一二三”工作模式,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提升。

“始”“终”贯穿  坚持一个引领

为持续提升环境整治水平,不断巩固整治成果,谷里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清脏、治乱、控污、增绿”为抓手,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领的思路,广泛发动、全面发力,号召广大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参与环境整治,推动基层党建和村容村貌提升深度融合、互促共进、共建共享。

国内资讯网

“整”“治”结合  夯实两项举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抓手是“整”,重点在“治”。把“整”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整合资源、整合力量等手段为“治”打好基础。为防止出现“干部干、群众看”“上边热、下边凉”现象,街道进一步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激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推动形成包干领导带头抓环境整治提升的组织保障机制,凝聚“村民小组长、妇女群众、五老、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共同体,努力构建政府、市场、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要把“治”作为根本方法,通过以“治”纠乱象、以“治”树形象等举措为“整”巩固成果。针对沟道淤泥堆积、村庄乱堆乱倒、农民建房乱象、农田驱鸟悬挂塑料袋等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谷里街道将各类“乱象”治理在萌芽阶段,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现象。同时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大力发展“五小”庭院经济(即庭院小畜禽、庭院小菜园、庭院小果园、庭院小作坊、庭院小农旅),树立美丽农村庭院的魅力形象。

“面”“里”兼顾  健全三项机制

环境整治工作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如果落入“面子”作秀陷阱,就会出现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一年新模样、两年旧模样、三年不成样”的困局,要坚持既要“面子”更要“里子”,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监督的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

健全互评监督机制。各村(社区)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享的协商机制,逐步培育群众责任意识。同时,建立居民互评监督机制,落实垃圾收集、清运问题管理,推动环境持久改善。柏树村采取“大环境定岗,专人负责;村庄环境定人,轮换互查”的方式,对辖区村庄人居环境进行整治督查。

宁波经济网

强化考核激励机制。针对各版块细化任务清单,深入开展督查、跟踪问效,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及时下发通报,形成日日晒不足、周周有督查、月月都排名的高压态势。其次,用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并重方法,既通过评比,将板块责任区卫生环境、垃圾分类等情况纳入评选体系,形成良性互动,也把相关农村移风易俗、环境保护、诚信经营等制度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切实保障环境整治中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有据可依。谷里街道结合实际,根据村(社区)特点,选取双塘、周村等村(社区),针对社区治理问题,探索推行积分制,颁发流动红旗,兑换生活用品,激起居民群众参与热情,将环境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

青岛健康网

推行“包靠+网格”管理机制。谷里街道建立完善“街道、工作片、村(社区)”三级包靠体系,设置一个工作专班,整合综合行政执法局、物管办、清管所等多部门资源,联动11个村(社区)力量,形成上下协调、高效联动工作模式。同时,以地域为基点细分网格,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要求,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在环境整治工作中,工作专班一方面开启“线上+线下”双线结合的网格互动管理模式,通过开设线上环境整治微信群,实时发布督查问题、整治效果对比图片,晒成绩、互监督。另一方面,通过线下督查组开展全天候巡查,切实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调度、快速处置。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是农村发展的宝贵财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接下来,谷里街道将持续高位统筹、合力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再升级,下足“绣花”功夫,以更高标准、切实把人居环境往“实”抓、往“细”治、往“精”走,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

来源:谷里街道  编辑:杨思雨

友情链接: 武汉合同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网 成都公司法律师 重庆刑事律师网 南京合同律师 成都合同律师 重庆合同律师 武汉劳动纠纷律师 杭州离婚律师咨询网 杭州工伤纠纷 杭州债务纠纷 杭州催款律师 杭州大律师 杭州上城区律师 杭州民事诉讼律师 杭州婚姻律师 杭州离婚纠纷律师 上海律师 深圳律师 成都律师 武汉律师 邢台律师 保定律师 通辽律师 锡林郭勒律师 辽源律师 白山律师 鹤岗律师 南通律师 金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