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 林曾霞 通讯员 王颖)为持续提高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打造麒麟百姓文艺展示舞台,6月20日晚,由江宁区麒麟街道办事处主办,江宁区委宣传部、江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麒麟街道文体服务中心承办的第23届江宁之春群众文化节麒麟街道专场文艺演出暨第二届十佳文化志愿者颁奖在麒麟市民广场拉开帷幕。
本次文艺演出以“麒麟之光”为主题,分为“幸福麒麟”“踏歌而行”两部分,通过舞蹈、小品、诵诗、歌曲、快板等多种文艺形式,为广大群众献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向全社会展示麒麟特色文化品牌、政府治理创新、区域建设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成果,让群众们感受到麒麟文化建设的力量,不断激发“新老麒麟人”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华教育网
晚会在麒麟本土非遗特色舞蹈《麒麟献瑞》中拉开了序幕,舞蹈队员身着红绿蓝三色道具盛装出场,走出腾云步,舞出“三甩头”,踩下“三跺脚”,表演独特、场面欢腾。据了解,“麒麟献瑞”于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南京市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21年邀请艺术家再次精心创作,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更具故事性、趣味性、观赏性、艺术性,现已经成为麒麟街道各项群文活动的保留节目。
“美丽麒麟我的家,共创文明千万家。麒麟每一个屋檐下,都让笑容绽开花。”智康路小学的小朋友们齐声合唱《美丽麒麟我的家》,他们用稚嫩的童音号召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做文明有礼麒麟人,让麒麟环境更宜居、群众生活更美好。少儿群口快板《童心祝福祖国好》道出了祖国日新月异的昌盛、锦绣河山的壮丽,表达了对祖国最美好的祝福。新时代青年人身逢盛世,当以青春之力迸发炬火之光,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窦村石刻”技艺始于明朝初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麒麟街道深入挖掘窦村石刻文化内涵,打造“石尚麒麟”特色文化品牌。小品《传承》通过窦村老石匠石刻非遗传承人祖孙三代的对话诠释出了石刻传承人在传承技艺的过程中不断坚守石刻匠心、坚定文化自信的决心。如今新时代麒麟人从老匠人手中接过文化传承“接力棒”,寻根历史文化、探求当代价值,探索借鉴传统技艺传承发展的经验模式,推出以石为基的特色文化品牌,让窦村石刻品牌化、产业化,为传统非遗注入新活力。
整场晚会节目丰富、精彩纷呈,展现出麒麟街道锐意创新、担当作为、昂首阔步、砥砺奋进的现实模样。歌曲《幸福阳光》唱出了麒麟群众心中“稳稳的幸福”,乐舞组合《多彩生活》则舞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最后,演出在歌伴舞《腾飞麒麟》中圆满落下帷幕。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而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重要人才支撑。近年来,在街道辖区内热心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下,麒麟街道文化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表彰广大文化志愿者为街道文化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进一步加强街道文化志愿者队伍和制度建设,鼓励群众参与文化建设工作,晚会中对街道10名优秀文化志愿者代表进行了表彰,部分代表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感受,并表示将继续把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点燃群众文化之光,照亮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步,麒麟街道将持续大力推进文化建设,赓续麒麟石刻工匠精神,不断为“石尚麒麟”文化品牌注入新鲜活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同时街道还将不断加大活动举办力度,提升文化活动质量,以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品质生活、以特色非遗传承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以文化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构建园街融合发展新格局,打造“四城”建设新名片。
来源:龙虎网 编辑:杨梅 武汉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