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记者 闾子嘉 图片 朱安龙 通讯员 杨梦雅)“爷爷你看,这里有龙灯表演耶!”2月3日上午,江宁区汤山街道宁西村的社区广场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欢笑声此起彼伏。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南京江宁区汤山街道宁西村联合南京市锡剧团、江宁区群众艺术馆、江宁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在社区广场共同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元宵”——“乡里乡亲闹元宵”志愿有“宁”元宵节主题活动,为居民群众奉上了丰富多彩的非遗民俗“大餐”。
舞龙灯、看戏曲、赏舞蹈……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令台下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平时我们都忙着工作,很少有机会现场看演出,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家住附近的居民朱小军告诉记者。
挂满谜语的花灯也围聚了众多观展人群,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一路赏灯,一路猜题,“我国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几呀?”“肯定是第一!”……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开心地表示,此次活动非常“接地气”,巧妙将理论融入灯谜与现场问答,让大家在热闹的节日氛围中也能深刻领悟理论知识。此外,记者看到,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文化超市”可以兑换奖品,“我们将知识隐身于传统文化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寓教于乐,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学得多,猜得多,还可以来兑换香皂、学习用品等。”宁西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融入其中,让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为让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体验到非遗文化的魅力,社区专门设置了剪纸、做花灯、制香皂等互动交流区域。以竹为骨,把灯架绑扎成不同的花灯模样;糊彩纸,描绘动植物图案;写吉言,四角系线,套于竹竿……在非遗大师的示范下,通过一步步固定、组装、粘贴,家长和孩子一起亲手做花灯,欢声笑语不断。
月下提灯觅知音,秉烛夜游寻烟火。“提灯走村”环节,村民们纷纷手提花灯走街串巷,河边、街巷、桥上,灯光摇曳,水波点点。另一边,天气虽寒,但市集上热闹非凡。记者从现场看到,本次社区联合江宁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特意安排了非遗市集供居民游览,秦淮花灯、江宁剪纸、南京面塑、戏剧脸谱等展位前人头攒动,“我们要打造一种‘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能体验’的手造市集,走在其中便可感受到江宁非遗的魅力。”江宁区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他们会以宁西村为试点,更加密切地和各村(社区)合作,多措将非遗文化送进“千家万户”。 国内新闻网
据悉,本次活动社区还特意邀请了部分独居老人,小朋友们围坐在老人身边,听他们讲述元宵节传统习俗,让老人们在元宵佳节也能感受到一份暖意。此次活动既让居民群众感受到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宁西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会继续通过各类的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生活,以实际行动提升大家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来源:龙虎网 编辑:宦宇飞